1月14日下午4點半,巴人廣場北山超市附近的巷子里,李霖林的章魚小丸子攤是最早出攤的。此時,顧客還不多,她一邊做著章魚小丸子,一邊和旁邊腸粉店的老板聊著廣場周邊即將改造發展“夜間經濟”的熱門消息。
近日,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巴中市中心城區夜間經濟提升工程設計方案公示》,引發市民熱議。
熱議背后,市民的期待可見一斑。近年來,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升級的需要,巴中部分區縣也在不斷嘗試發展“夜間經濟”,但從市級層面統籌設計“夜間經濟”提升工程還是首次。
第一張"牌":文化為“芯”扮靚城市地標
若將城市比作一幅巨型畫作,夜間經濟“巨型畫作”的第一筆將落在哪里?答案是巴中市區城市地標之一的巴人廣場。
據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科科長文勝介紹,巴人廣場大約建造于20年前,“這是巴中市區第一個城市廣場,在市民心目中最具代表意義,集中展示了巴人文化和紅軍文化,多年來沉淀下的人氣和商業氛圍也足!
站在主廣場中央,抬眼望去,這座廣場的登高樓與南龕坡的飛霞閣、望王山的望王樓形成了一條南北朝向的城市中軸線。
“我們計劃把這三個點串起來打造,突出中軸線的空間感和視覺效應!蔽膭俳榻B,按照正在公示的設計方案,巴人廣場的登高樓將在維持建筑夜景現狀不變的基礎上增加光束燈,與飛霞閣、望王樓的燈光交相輝映。同時,登高樓下方文化浮雕墻位置,將沿廣場內側運用投影技術,按節日慶典的主題呈現不同的光影效果。并且,廣場周邊的路燈等景觀小品也要突出特色文化,重新更換。
不遠處,祠堂街也是此次夜間經濟提升工程的主要點位之一。據文勝介紹,幾年前這條街已改造過一次,外觀打造成了相對統一的中式風格。街道西面是一條餐飲店密布的美食街,東面緊挨著一所中學。到了夜晚,西邊燈火輝煌,東邊黑燈瞎火,“比如這個展示巴中美食文化‘炸酥肉’的浮雕墻,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了,這次我們會增加一些色彩燈光,讓浮雕墻晚上也‘活’起來!
除了增加基本的色彩燈光和氛圍燈光吸引人氣外,祠堂街還將增設微演繹,“在街道中穿插行為藝術表演,行人也可以換上古裝行走其間,把這里打造成夜經濟的網紅打卡地!蔽膭僬f。
第二張"牌":多元“夜態”釋放消費潛能
夜幕降臨,當巴人廣場上的壩壩舞隊漸漸散去,周邊街道的商鋪也即將停業。服裝店大約8點半關門,餐飲店則能堅持到10點,商戶們都在感嘆人氣不如以前。
環顧四周,廣場周圍雖然購物吃飯不愁,但能“留人”的游樂休閑設施幾乎沒有,除了零星店鋪門口的兒童搖搖椅。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間里,增加更多經營業態,也是夜間經濟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文勝將記者帶到巴人廣場兩側的露天停車場附近,他認為地面空間有限,或許可以向地下要些空間,“我們打算將這兩個露天停車場搬到地下,然后在騰出來的區域內建造一些游樂設施!甭牭竭@樣的想法,附近服裝店的店員石玉華舉雙手贊成,“我在這里干了七八年了,我們都覺得停車場限制了客流!
在此次公示的設計方案中,巴州區、恩陽區、經開區的部分街道以及巴河沿線的濱河路、橋梁,也被納入其中。
在深化多元化夜間經濟品牌項目方面,該方案提到,將圍繞購、食、游、賽等業態,打造業態互補、活動豐富的消費場景。如“夜購巴中”,鼓勵容邦萬達、王府井購物中心、恩陽古鎮等重點打卡商圈延長營業時間,建設24小時便利店、24小時不打烊等業態,推行夜間專屬折扣、加倍積分等讓利促銷活動!耙箠拾椭小眲t計劃依托劇院、音樂吧、演藝場所、電影院等休閑場所,策劃主題突出的文化藝術活動,延長群眾藝術館對外開放時間,提升夜間文化品味。
原標題:巴中打造夜間經濟示范區“兩張牌”扮靚城市“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