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宏帆廣場
![]() |
南江縣金銀花產業園
![]() |
南江縣北極黃羊養殖基地
![]() |
南江縣云頂鎮富硒茶產業基地
![]() |
巴陜高速南江南互通
發展定位
建設生態經濟發展高地、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實踐路徑
生態立縣、文旅強縣、和美善治、同步振興
奮斗目標
發展高質量;生態高顏值;開放高水平;治理高效能;生活高品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冬天,光霧山景區依舊大雪紛飛,除了絡繹不絕的游客,還有那吃上“旅游飯”的村民笑開了顏。
城市里,市民早晨可沿著黃金公園城市綠道慢跑一圈,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午后到斷渠公園散散步,感受一眼千年的斷渠文化;夜晚在宏帆廣場特色街區,品嘗一碗地道的南江美食。
產業園區里,一望無際的金銀花藤下,農戶正忙著冬季追肥,希望來年再提質增效;忙碌的工業生產線上,收購回來的南江黃羊正加工成各種美食銷往全國各地……
過去的2021年,是南江縣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奮斗拼搏、再續榮光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1,南江縣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深化對做好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因地制宜、挖掘潛力,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
觀大勢、謀全局,闖新路、定目標。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道路上奮力奔跑,在追趕跨越實現后發趕超的征途中“彎道超車”,南江兒女從未停歇。
2021年召開的南江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今后五年,南江縣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扣市委為南江確定的“建設生態經濟發展高地、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發展定位,堅持“生態立縣、文旅強縣、和美善治、同步振興”實踐路徑,擔當“高地”重任、提升“門戶”能級,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南江新征程。
擔當“高地”重任是市委賦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全縣人民今后共同奮斗的方向,更是南江向時代許下的鏗鏘承諾。
在這個“雄心壯志、雄風乍起”的火熱時代,在這個“迎接挑戰、迎難而上”的滄桑時代,在這個“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奮進時代,南江縣將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從百年黨史中汲取自信的力量,增強戰勝一切挑戰、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志氣、骨氣、底氣,在新征程上爭取更大榮光。
再續榮光,南江縣一腔忠誠心向黨。對黨忠誠是首要的政治品德,是崇高的使命擔當,廣大干部在踐行“兩個維護”中顯忠誠、在牢記“國之大者”中顯忠誠、在扛牢“興縣大任”中顯忠誠。
再續榮光,南江縣一張藍圖干到底。美好藍圖靠實干繪就,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保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保持“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闖勁。
再續榮光,南江縣一往無前勇擔當。南江的發展需要人人助力、人人給力,南江干群爭當“主人翁”、爭當“圣斗士”、爭當“急先鋒”。
再續榮光,南江縣一心為民辦實事。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囑托,把百姓的事當作天大的事、把百姓的苦當作自己的苦、把百姓的福當作南江的福。
再續榮光,南江縣一身正氣意志昂。清風起松海,正氣貫重山,好的風氣是社會發展一雙“隱形的翅膀”,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揚善扶正,堅持正黨風、清政風、淳民風。
站在新的起點上,南江70余萬干部群眾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集聚到改革發展的整體合力上來,駕著“南江號”戰艦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眾志成城、攻堅拔寨
接續奮斗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過去8年,南江縣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全縣15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4萬戶8.9萬名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全縣貧困發生率由15.9%降至0。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起點。南江縣提出,要接續譜寫高品質生活的“幸福之篇”。
秋到南江縣橋亭鎮龍池山村,滿山樹葉開始變黃。脫貧戶陳利昌趁著晴好天氣,把房前屋后的土地翻新!榜R上要種菜了,提前把地騰出來,再喂點雞鴨,補貼點生活費!标惱f,不能一味靠國家,自己也要爭氣,才能把日子越過越好。
2018年,順利脫貧的陳利昌以為自己好日子要來了,他和父母養黃羊、豬仔,一年不等不靠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但好景不長,去年10月,父親查出食道癌,醫療保險報銷后還欠了幾萬元債;沒等父親病好,今年母親又查出胰腺癌。
一籌莫展之際,村支書岳銳軍和駐村工作隊上門了!敖衲,我們持續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對村里的63戶脫貧戶一一走訪,排查出兩戶返貧監測戶,陳利昌家就是其中之一!痹冷J軍說,對排查出的這兩戶都制定了“一戶一策”管理措施,如把陳利昌家納入了臨時救助,還有低保政策兜底。
龍池山村是南江縣建立機制、防止返貧致貧、筑牢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南江縣通過穩定增收機制、動態監測機制和社保兜底機制,累計設置公益性崗位3895個,引導“三類戶”外出務工人數達4.1萬人,累計發放各類困難群眾生活救助資金1.56億元。
“自從這個橋建好以后,我們村村民再也不用擔心下大雨過不了河、趕不了場,園子里有啥子菜也可以及時賣出去了!苯,南江縣橋亭鎮上兩村黨支部書記吳小波感慨。
吳小波口中的橋名叫通明橋,是東西部協作項目,于2021年7月初建成通行,通明橋的建設不僅確保群眾安全出行,也帶動上兩集鎮區域經濟發展,有力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加快群眾致富步伐。
“原來一直說建新橋,但是沒有資金,多虧了東西部協作項目!蹦辖h交通局規劃股相關負責人何川介紹,通明橋建設項目估算投資為379.5萬元,其中爭取省級交通專項補助139.5萬元,爭取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240萬元。
除了通明橋,東西部協作項目交通建設方面還涉及貴民鎮朱家河橋,朱家河原路是過水路堤,2015年特大暴雨將路堤沖毀,后經多次恢復,均不能長期解決朱家河壩“過河難”問題。建成后,該橋既是連接南江至通江的縣道和光霧山至諾水河的旅游快速通道,也是一座解決當地1325戶4287人出行難的民生橋。
一“江”牽兩地,連接“東”與“南”。通明橋和朱家河橋項目是南江縣抓住東西部協作機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去年,浙江東陽市和南江縣跨越1300多公里的距離,因東西部協作而結緣。兩地著眼于五年協作期,在民生領域、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鄉村建設等方面系統規劃一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項目。
聚焦文旅、破繭成蝶
開辟了產業發展“新天地”
土地陡薄貧瘦,產業發展規模小、層次低、結構單一、基礎脆弱、可持續能力不足。要發展,南江等不起、等不得,尤其需要改變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南江經濟”。
2020年,沉甸甸的“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被南江捧回,標志著南江正式加入全省縣域文旅發展“領頭羊”隊伍,為南江文旅發展注入新動力。一年后,光霧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四川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區等頭銜在南江喊得響亮,名縣面貌常變常新,殊榮滿懷。
縣委書記李本勇表示,名縣殊榮其實已經轉化為了當地發展文旅經濟的強大動力,這個動力將支撐南江“文旅強縣”之路走出自身特色。
南江生態資源富集,文旅強縣是第一目標、文旅康養是第一產業、文旅品牌是第一抓手。
南江縣堅定“生態經濟發展高地、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定位不動搖,讓農業圍繞文旅干、工業圍繞文旅辦、服務圍繞文旅轉,真正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活起來。
為了把各類招牌越擦越亮,南江對巴人文化、米倉文化、紅色文化等進行“文化基因解碼”,“夢境光霧山”夜游項目實現提檔升級,月光經濟增效明顯。推動《巴山夜雨》舞臺劇校地合作,破解了成本難關,實現《巴山背二歌》《茅山歌》景區駐點展演。依托村集體帶動、能人牽引、農戶參與,走出了一條“共建共享”旅游富民增收發展新路子。
實施招大引強。南江堅持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為契機,包裝儲備重大文旅康養項目23個,總投資約108.8億元;30個文旅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光霧和谷國際森林康養小鎮、斷渠文化和旅游示范園區正加快建設。
實施名縣揚名。成為天府旅游名縣聯盟一員后,“古道畫廊、山水南江”先后亮相澳門、浙江、鄭州等地18次。2021年茶文化旅游節期間,實現農特、文旅商品銷售額216.2萬元,茶葉簽約合同金額達1.1億元;2021年第十九屆四川光霧山紅葉節首次冠以“國際”二字,“光霧天下紅”真正走向世界大舞臺,“亞洲最長紅地毯”煥發出新的時代活力。
實施基礎提質。一年來,南江新建城市綠道6.2公里,開通景區直通車11條,縣城正成為一個大型旅游集散地。同時大力實施旅游交通、游客服務、旅游安全、環境衛生、郵電購物、綜合管理、資源保護、旅游惠民等“八個提升”行動,著力打造以游客為中心的景區管理服務升級版。
在文旅產業一馬當先突破發展的同時,全縣現代農業、新興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也在蓄勢騰飛——
建成南江黃羊、核桃、金銀花、大葉茶4條百里特色產業長廊,特色產業基地規模達73萬畝。南江黃羊獲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價值達33.14億元,全國首個羊類產品交易中心——南江黃羊交易中心建成投運。南江黃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納入2019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
全縣規上工業企業達到66家,工業增加值保持10%以上增速,東榆工業園區獲評四川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規上服務企業、限上商貿企業124家。成功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獲得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先進縣稱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面對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南江產業發展正在為群眾致富找到“發動機”,展望未來,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上,南江必將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不斷刷新發展高度。(何歡)
原標題:擔當“高地”重任 提升“門戶”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