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點亮城市文明之光。近年來,我市按照中央、省文明辦統一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堅持把志愿服務作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深入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志愿服務隊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到“眾”,各個愛心項目、公益活動層出不窮,“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氛圍濃厚。
志愿有我
他們在一線“閃閃發光”
志愿服務活動是志愿服務工作的載體。正是志愿者們通過一次次志愿服務活動,巴中這座城市才變得更加溫暖。
12月12日下午,天氣晴朗,在巴河邊,市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身著紅馬甲,認真清掃垃圾,這道紅色“風景線”格外引人注目。
記者采訪得知,為提升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宣傳和倡議大家積極投身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行動中來,市志愿者協會組織50余名志愿者開展了一場“美麗巴城,我們守護”環境保護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期間,志愿者們充分發揮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手持清潔工具認真清掃巴人廣場周邊、巴河主城區河道(柳津橋至南楊大橋河段)的垃圾,并且認真地對垃圾進行分類。同時,志愿者們還對附近居民、行人及河邊釣魚市民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向他們宣傳環保知識,呼吁大家做文明市民,保持巴城環境的干凈整潔!拔覀兿Mㄟ^開展此類活動,帶動更多人加入到愛護生態、保護環境的活動中來,讓巴中的天更藍、水更綠、人更美!笔兄驹刚邊f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紅馬甲”,我市志愿服務活動中,還少不了“綠馬甲”的身影,他們就是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尤其是近段時間,市青年志愿者協會開展了多項志愿服務活動助力巴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本月初,“綠馬甲”走進大街小巷,深入小區樓道常態化開展助力創文宣傳活動,倡導廣大市民身體力行,于一言一行中彰顯文明本色。
活動中,志愿者們沿街發放創文宣傳單,搬運閑置堆物、擺放共享單車等,清除牛皮癬小廣告,做到發現即清理,規范即潔凈。充分發揮志愿服務精神,以敢為人先的勁頭沖到環境清整第一線,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向市民群眾傳遞文明、衛生、健康的生活理念。
老驥伏櫪
“五老”退而不休獻余熱
不僅是青年志愿者,我市還有一群老年志愿者在創文工作中發揮余熱。連日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巴中經開區興文街道格外引人注目:一群花甲老人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章,奔走在大街小巷、公共場所、交通站點、小區樓道等地,撿拾垃圾、清理衛生死角、進行文明交通勸導……他們是巴中經開區興文街道的“五老”志愿者,踴躍投身一線,為創文工作添色增彩。
據了解,經開區興文街道的“五老”志愿者共有16名成員,由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勞模組成,其中年齡最大的80歲!皠e看我們年齡大,但我們精神好著呢!”“五老”志愿者之一茍于文說,他們這個志愿者隊伍成立于2020年7月,主要是關愛青少年兒童、協助社區開展創文工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等。茍于文介紹,為進一步做好轄區貧困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每一位志愿者都掛聯了一名困境、殘疾兒童。對于各自掛聯的兒童,他們每月都保持電話聯系,每季度進行走訪,每半年進行慰問。
“花園的草叢中有幾個白色垃圾,我去把它撿起來!薄皹堑篱g有幾處’牛皮癬’,我跟社區聯系一下!薄ツ暌詠,“五老”志愿者還利用閑暇時間積極參與創文工作,觀察尋找文明創建工作中的短板、問題,為有關部門提供整改線索,并協助解決。
社區居民時?吹健拔謇稀敝驹刚邆兩泶┘t馬甲、佩戴紅袖章,穿梭在街頭巷尾,憑借豐富的創文知識、敏銳的洞察力,認真尋找身邊的不文明現象。期間,對于街邊的垃圾以及機動車違規停放類易解決的問題,大家身體力行進行清理整改;對于難點問題,則拍照記錄向社區反映或上報區創文辦,交由相關職能部門解決。每當看到一個個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后,大家心里由衷感到高興!拔覀兒軜s幸能參與到創文行動中,為巴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同時也希望在我們的影響下,能夠吸引更多的居民參與進來,讓市民更有素質、城市更文明!逼堄谖恼f。
積善成德
我市注冊志愿者超50萬人
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市城鄉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都成立了志愿服務隊伍,還涌現出一批專業志愿服務組織,注冊志愿者達到51萬人,志愿服務時間超過800萬小時。
同時,我市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積極培育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制定《巴中市2021年志愿服務月活動實施方案》,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日活動”,大力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關愛困境兒童、文明交通等系列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成立巴中市志愿服務聯合會,開展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現代化應用等培訓,組織專業應急力量開展應急演練、實戰訓練等,志愿者專業應急能力進一步提升。2021年“公益創造營”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更是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實用性的志愿服務品牌,開展見義勇為道德模范,優秀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項目、社區等評選!叭巳藸幃斨驹刚,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濃厚氛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新風尚不斷形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黨員成為志愿者,帶動越來越多群眾加入志愿者隊伍。新鮮血液的汩汩流入使志愿服務生生不息、充滿后勁。志愿者們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常態化開展扶貧濟困、支教助學、義演義診、環境保護等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專業化,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了堅實的文明支撐。
積善成德,明德惟馨。我市志愿服務隊伍的擴大使志愿服務精神成為社會新風尚,讓文明之光更加閃耀。(記者 牟柯)
原標題:志愿服務 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