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萬壽村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示范點
垃圾有了專門的清運箱,生活污水全部進管網,村里的衛生有專人打掃……大雪剛過,巴州區棗林鎮清溪溝村并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影響“顏值”:處處整潔有序,尤其是聚居點里,白墻黛瓦、窗明幾凈,看不見絲毫的雜亂,幾家新居前,或紫色或金黃的菊花開得正艷,給這個冬日的小山村平添了幾分生機。
清溪溝村的宜居面貌僅僅是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全市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堅持以農村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新村。
推進農村垃圾治理
環境越來越美
12月10日,又到了垃圾統一收集和處理的時候。南江縣雙流鎮松林村村民楊春華一早就把家里的生活垃圾放進了村里的大垃圾箱里。其他村民也陸續開始把收集的垃圾提到指定的地點。
臨近中午,4輛小型垃圾清運車陸續將雙流鎮15個村、居委會的生活垃圾運到了位于場鎮上的垃圾中轉站,倒入垃圾壓縮機中。工作人員調試設備后按下開關,這些垃圾被順利“吞”下,并成功壓縮,然后由密閉式垃圾壓縮車將壓縮后的垃圾運到縣級指定地點處理。
雙流鎮轄15個村(居委會),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量大,為了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去年11月,該鎮開始建設垃圾中轉站,今年5月正式投用。并明確農村每月10日、20日和30日統一收集清運垃圾,場鎮社區每日收集并運到垃圾中轉站,有效解決了垃圾污染問題。
農村生活垃圾一直是農村治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中,我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垃圾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縣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明確農村垃圾治理投入機制,建立農村保潔和長效運管機制。尤其是在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全市鄉村按照“全域統籌規劃、投建運營一體、收集處理一體”模式,實施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13個,目前已開工10個,完工1個,完成投資1.3億元。另外,我市還開展農村存量垃圾治理,排查非正規垃圾堆放點426個,完成治理141個,F在的農村,越來越干凈越來越整潔了。
加強生活污水處理 空氣越來越清
基層干部都說,農村有兩大難:一是生活垃圾處理難,二是生活污水處理難。長期以來,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收集困難、處理率低,任意排放問題突出,“污水靠蒸發”現象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恩陽區萬壽村萬壽湖旁的一塊草坪里,進水口、厭氧池、好氧池、調節池、清水池、出水口……數個藍色的小牌格外醒目。這里就是恩陽區在萬壽村打造的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示范點。
“以前污水到處流,現在在地下統一安裝了管道,環境好了,萬壽湖的水也清了!贝迕穸颊f萬壽村比以前更有看頭了。
著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目前,恩陽區已建成100個“千村示范工程”示范點,建成8個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69個農村居民點簡易化糞池。
為加大農村污水處理步伐,在推進“千村示范工程”示范點的同時,我市還分類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優先安排在15戶以上的新建農村居民聚居點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引導農村人口聚集程度高、經濟條件較好的村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鼓勵其他農村區域因地制宜建設分散與集中式相結合的污水處理設施。
污水不再橫溢,夏天不再臭氣熏天,在加快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中,我市農村空氣越來越好,環境越來優美了。
新實施土坯房改造 鄉村越來越宜居
干凈的院壩、整潔的廚房、土黃色的泥巴墻,房前屋后蔥綠的蔬菜……平昌縣駟馬鎮桃花村,一座座經過改造后的危舊房在冬日暖陽下展現出特有的田園風光,散發出濃濃的鄉愁氣息。
“這么改造,我很放心,工人基本上都是本村的,大家都認識!碧一ù逦Ef房改造戶謝華的家里,妻子在干凈明亮的廚房里忙碌,灶頭上潔白的瓷磚被她抹了一遍又一遍!耙郧坝玫氖呛邝聍竦耐猎,現在通過危舊房改造,土灶拆了,重新打了新灶,她還有點舍不得用,生怕弄臟了!敝x華說。
在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中,按照“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要求,市級主管部門住建局指導各區縣優化新居建設布局,加強風貌管控,修訂農房建設標準圖50多套,突出巴山民居特色,探索推進新型夯土民居建設,堅持拆、建、改、保相結合,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推進農村土坯房改造行動。據統計,自今年初以來,截至目前,全市已經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2.4萬戶、土坯房改造565萬戶,拆除長期無人居住農村危房1.7萬戶。
在加快農村危舊房改造的同時,我市還加強農村設施配套,將道路、環衛及衛生廁所等設施配套和庭院周邊環境整治納入農村住房保障達標驗收范圍。
隨著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在逐步彌補,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在扎實推進,一幅新時代農村“富春山居圖”正在加快速度描繪,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指日可待。(記者 李俊如)
原標題:環境好起來家園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