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多虧了你!10月10日,恩陽區柳林鎮村民何強修何菊華兄妹找到吳秀枝,向她表示謝意。原來,兄妹倆因建房地基發生糾紛,多虧了吳秀枝積極調解,才化干戈為玉帛。
吳秀枝是恩陽區司法局基層科科長,從調解矛盾糾紛到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她始終面向群眾、心向群眾、服務群眾。七年來,她參與、指導調解大大小小糾紛600余個,有效調解13件重大疑難糾紛,成功防止7起群體性事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8%以上,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上百萬元。2018年5月,司法部通報表揚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吳秀芝被表彰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
自從事人民調解工作以來,吳秀枝將學習作為主要任務,堅持打鐵先須自身硬的道理。利用周末休息時間鉆研法律知識,每次出臺新的常用法律、法規,她都第一時間學習、掌握和落實,對其中的重點條文,她甚至能全文背誦。同時,她積極參加調解實務培訓班,拜老同志為師,積極領悟踐行調解技能。吳秀枝把多年來的業務知識重點和典型案例記錄下來,形成了10多萬字的“調解技能寶典”。
柳林鎮海山村是恩陽區司法局的扶貧掛包村,處交通要道,流動人口復雜,加之近年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遺留問題較多,維穩任務尤為重要。吳秀枝帶領司法行政干警走村串戶,鄰里有糾紛,她耐心進行調解;哪里有群體性事件苗頭,她第一時間主動參與化解工作。
2014年以來,海山村因建新居和修村公路,有不少村民上訪。當年12月,有人到柳林鎮政府串聯集體上訪。吳秀枝得到消息后,及時向鎮黨委、政府報告,并積極聯合司法所做好上門勸說工作,欲上訪的村民紛紛打消了這一念頭。
在海山村,誰家有個磕磕碰碰,群眾找評理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吳秀枝。田間的放水爭執、牛吃莊稼、家庭糾紛這樣在農村常見的小摩擦,吳秀枝處理了上百起,每一次她都能使雙方心服口服。有人問她有什么妙招,她說:“做群眾工作,就要做群眾的貼心人。只有站在群眾的立場,了解他們的想法,解決他們的問題,才能消除他們的心結,化解他們的矛盾!
針對恩陽新區建設起步期各類矛盾多發并發,有些疑難信訪案件跨時長、書面證據少,很多信訪人借此肆意“發揮”以獲取私利等現象,吳秀枝借鑒學習“楓橋經驗”,按照為民利、集民智、靠民力、合民意、促民和的原則,充分依靠和發動群眾參與人民調解,探索建立了“眾口調解法”,通過“訴、議、評、和、宣、訪”,由群眾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方式還原事實真相,明辨是非曲直,促使當事人轉變認識,端正觀念,實現情、理、法相融,定紛止爭。該方法被省司法廳、省人大常委會調解辦列入創新項目在全省推廣。(記者 袁靜)
原標題:扎根基層的“調解能手”